【夏令营】赣州639名学生青少年基地成长记
2015-07-27 21:55:00 作者:周志刚 来源: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管理中心
五星红旗冉冉升起,孩子们满怀激情,坚定信念,放飞理想,展望未来。
道路崎岖、湿滑,同学们仍冒雨行军。
“雄伟的井冈山,八一军旗红,开天辟地第一回,人民有了子弟兵……”井冈山上翠竹绿,井冈山上红旗红,井冈山被誉为“中国革命的摇篮”和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”,因红色文化而闻名于世,成为全国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。
暑期来临,赣州市文清实验学校的639名学生满怀热情,在56名教师的带领下,来到井冈山青少年基地开展了以“红星闪闪 情系井冈”为主题的大型户外成长活动暨实践体验课程。活动分两批进行,从7月7日至19日,文实小学部和中学部的孩子在数日的体验营生活中,参观革命遗址、模拟红军行军、举行联欢晚会……传承着红色革命传统,提高了独立自主的能力,从身体到心灵都得到了一次难得的磨砺。
红色少年在成长
7月8日早晨7时,文实女子国旗班带领全体学生举行升国旗仪式。至此,文清实验学校“红色井冈”大型体验活动正式开营。
5天的时间里,同学们走遍了井冈山上的一个又一个角落:在领袖峰,用妙笔勾勒出心中的美丽井冈;小井红军医院里,感受红军战士们在资源极其匮乏的情况下坚韧不屈、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;在坝上村,穿上军装,亲身体验当年红军战士们徒步行军的路线,进入农户家中制作红军餐;驻足在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前,感怀历史的印记;走进井冈山革命博物馆,认真倾听红军革命的光荣事迹,感知“红色井冈”的革命情怀;来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,向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先辈们献上花环,敬礼致意。
7月11日的练兵最让孩子们兴奋,在教练的指挥下,大家分别参加了翻越高低墙、攀爬障碍物、打靶射击等项目的练习。每一项看似简单的项目,真正练习起来却十分辛苦。大家手脚并用,协调身体,把握技巧才能安全快速地完成任务。遇到困难时,孩子们相互帮助、相互鼓励,顺利完成了每一项训练。
转眼便到了小学部体验活动的最后一天,7月12日,同学们早早便起来集合,出发前往最后一个参观景点:大井毛泽东与朱德的故居和领袖峰。大家一路听着基地老师讲述故居的历史故事,心中满是感慨。当年的环境如此恶劣,但是毛主席依然坚持努力学习,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太值得学习和发扬了!
当天,大家还为基地老师们献上了精心准备的一份礼物——全体学生带来的精彩文艺汇演。这是展现全体文实学生风采的夜晚,更是宣扬新一代青少年积极向上,奋勇拼搏的夜晚。大家唱歌、跳舞、诗朗诵,整场晚会新颖别致,高潮迭起。每一个节目都代表了孩子们心中对井冈山精神的无限崇敬。
“我们穿着军装,走上蜿蜒曲折、泥土甚多的小径……我们的鞋子沾满了泥土,感觉越来越热,人也筋疲力尽,但到达终点时,我明白了不管事情有多么艰难,只要能坚持不懈,勇往直前,就能到达顶峰。”这是五(5)班李涵同学的感想,其他同学也纷纷用笔记录下每一天的成长与进步。通过这一系列富有意义的实践活动,同学们深刻领悟了革命先辈们为了新中国事业永不放弃、艰苦奋斗的革命意志,也懂得了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,心灵为之震撼。
让信仰点亮人生
红色摇篮,绿色井冈,演绎壮烈的革命诗篇;碧泉飞舞,群山环绕,涤荡万载不灭的红色经典。赣州市文清实验学校中学部的200余名师生,以信仰的名义集结红色摇篮,以青春的誓言,开启了2015“红星闪闪 情系井冈”中学部暑期体验营的精彩序幕。
伴着晨曦,高唱嘹亮的军歌,威武的“文实军团”穿山越岭,跨沟壑、穿山林,体验军人的感觉,背负弹药箱,凭着地图,寻找地标,寻找草药救治伤员,扎担架,救伤员;走进农家,体验军民鱼水情,品尝红米饭、南瓜汤、红军菜,真切感受红军当年的艰苦生活;把每一次的急行都当作第一次,一路挑战,一路收获,一路成长,在前进过程中践行鹰的精神!
黄洋界上巍峨峻拔,炮声沉寂,丰碑屹立绝顶,200余名文实中学部学子高举右拳,面向团旗,高声齐呼,入团誓言穿过云霄,响彻云涛。他们深情地齐诵《西江月·井冈山》,高亢激昂。井冈山上的特殊团课,不仅带着理想旗帜的鲜红印记,而且充满着闪亮青春的多彩多姿,开启了“00后”青少年关于信仰的启蒙。
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,苍松翠柏林立,环境幽雅整洁、庄严肃穆,高高的纪念碑前,文实学子,深深鞠躬,默哀致敬,庄重凝视。每一块碑,每一棵树,每一处革命遗迹,都蕴藏着悲壮的史诗,承载着厚重的信仰。在信仰的召唤下,师生们走进了小井、八角楼、黄洋界等革命旧居、遗址,寻访井冈山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,在泛黄的书页、破旧的棉絮和生锈的枪炮间寻找着历史的足迹与沧桑,红军路、红军餐、红军服,“三湾改编”实践课、“破冰之旅”拓展课和妙趣横生的互动分享会,用红色体验激发火红的报国梦。井冈山上的“特殊团课”,必将化为一次次的热血沸腾,一回回的心灵震撼,使之成为文实学子成长中的一簇簇信仰之火,点亮人生!
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,信仰在这里似乎不需要刻意寻找,它就像可以燎原的星火,已经融化、渗透到这里的每一寸土地、每一个角落,成为这里的一部分,短短一周的历练,信仰在文实孩子的心中逐渐清晰,对文清实验十五年办学积淀而成的“勤勉,励志,弘雅,尚德”的校训也有了更深的理解。
“每天早上6时就起床了,收拾整理好,6时30分准时参加每天的升旗、晨训、诵读,变得更加勤勉。”说起这些,八(2)班的何骏很自豪。而一天紧张的行军体验结束后,七(5)班的熊天怡总爱约上同学,到书吧泡上一小会儿,浏览电子书籍,参阅革命读本。没有了家长的监督,有规律的生活节奏让大家更好学,更上进。
每天一评的“流动寝室”,有力地带动提升了学员们自理能力的热情,晚餐后滚动播放的寝室内实景图片,生动地展现了各学员生活点滴的细节,“内务整理大比拼”既是褒奖又是提醒,鲜活不失乐趣。继承先辈遗志,点亮信仰之灯,短短几天,留给学员的思考和感悟很多,健身房里的挥汗如雨,篮球场上的角逐奔跑,文实学子,以昂扬的风姿,把力量积蓄!
暑期实践体验课程虽已告一段落,但心中根植信仰的文实师生,必将以“井冈山精神”为生命底色,为幸福的人生,努力,努力,再努力!(赣州晚报 喻晓佩)
瞧,这就是大井医务所用来治疗红军伤员的药柜!
在红军的一天中,同学们献计献策,团结合作。
同学们仰望着石屏,激情诵读《西江月·井冈山》。
井冈练兵课程中,小学员聚精会神瞄准对象。
用力啊!我一定能行!
经验丰富的奶奶手把手教同学们编制草鞋。
培训之余,同学们常到基地的书吧里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