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读临江楼
2015-05-11 15:03:00 作者:卢佳静 来源:海南日报
●沈世豪
这是我文学创作生涯中印记最深的经历:2004年初夏,我应邀到闽西古田会议旧址参加文学笔会,有幸拜访了上杭驰名的临江楼。苏区时期,毛泽东同志曾在此楼居住,《采桑子 ·重阳》一词,就是在这里完成的。1978年金秋,著名散文家何为先生到此采风,写了《临江楼记》,通过深沉、精美的描述,重现了毛泽东同志在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,挽救了革命、挽救了党的动人风采。这年12月,此文在《人民日报》发表,引起轰动效应,曾经被淹没在历史烟云中的临江楼名声鹊起。
到了实地,我才发现,此楼很小,何为先生的《临江楼记》一文,用大字书写着,高挂在墙上。此外,还有一些老照片和革命文物。我是个爱探究的人,在参观完之后,便诚恳地询问讲解员,请她讲一些没有写上墙的故事。
感谢陪我同来的老朋友,他们到这里多次,和讲解员十分熟悉,我们一边品茶,一边闲聊起来。话匣子一打开,她告诉了我一个闻所未闻的故事:
毛泽东同志是在1929年10月10日到这里的。此前曾发生十分惊险的一幕:当时被迫辞去了红军前委书记职务的毛泽东,患了恶性疟疾,化名“杨先生”,隐藏在上杭邻县永定的一个叫牛牯扑的山村里养病。1929年9月17日,敌人秘密探得毛泽东行踪,国民党军队伙同反动民团,立即兵分两路,向“杨先生”扑来,情况十分危急。粟裕闻讯,率领红军一部和赤卫队员拼命阻击敌人。紧急之中,山高路滑,重病的毛泽东无法行走,担架也无法抬,于是该村的陈添裕等四个农民,背起“杨先生”就跑,一人背一段,一个小时,翻山越岭,跑了十里,从牛牯扑经白腊坑一直跑到雨顶坪村,才逃脱了敌人的魔掌。真亏了这些农民呀,“杨先生”身高1米80以上,背着他翻山越岭谈何容易!毛泽东很是感激,要付给他们3块大洋作为酬谢,几个农民婉言谢绝了。心细的毛泽东给他们写了一张3元钱的白纸欠条,要他们在革命胜利后找他。解放以后,这张欠条早已不知去向,毛泽东却牢牢地记住了牛牯扑这个地名,以及救了他一命的农民陈添裕等人的名字。1953年国庆,毛泽东特地邀请普通农民陈添裕到北京天安门城楼观礼。
有趣的是,当时,陈添裕的妻子正要生孩子,他放心不下,只好请他的弟弟陈奎裕代他去。到了天安门城楼上,毛泽东一见陈奎裕,大笑说:“你不是背过我的陈添裕,你是看茶桶的。”原来,陈添裕个子高,和毛泽东相似,而陈奎裕个子矮,勉强背起毛泽东,毛泽东的脚还没有办法离地呢!
这个没有“上墙”的故事太精彩了!它激起我心中阵阵波澜,一个全新的发现,犹如突然席卷而来的浪头,直扑心胸:人们都歌唱毛泽东是大救星,其实,一身土气的农民,也同样是毛泽东的“大救星”。领袖和人民,鱼水相依,生死与共。静静的临江楼,看尽风云变幻、人世沧桑,莫非也在深思这个庄严的政治命题么?
后来,我据此创作的《静静的临江楼》在多家报刊发表,并获2004年“古田杯”革命历史题材全国散文征文大赛一等奖。重读临江楼,让我明白了:大道至简,贵在新的发现。发现是什么?是对前人的超越和突破,是感知、认识、思想上的飞跃和境界上升华。并未远去的历史在新的发现中熠熠生辉,而现实和未来更是在新的发现中呼啸前行!